从碎片到连接
2024年末,一群研究者、翻译者和社群组织者发现我们反复面临同一个挑战:尽管中文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但在全球性别多元对话中,中文资源的缺席令人震惊。当英语世界已经发展出丰富的性别多元词汇和理论框架时,华语社群也在发展自己独特的术语、文化语境和身份表达,但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在孤立中发展的。
这种缺席并非因为华语语境中缺乏性别多元讨论。恰恰相反,活跃的社群正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形成,发展出丰富的文化表达和身份术语,如跨装或变装亚文化(CDTS)、伪娘、男娘、MTX 等。这些社群正在创作艺术、文学和理论框架,反映他们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生活经验。
问题在于连接性——这些宝贵的视角对于非中文使用者来说基本上无法获取,而华语社群也难以接触到全球资源和对话。知识正在平行路径上发展,没有实质性的交叉。
性别多元的数字公地
这种认识催生了我们对GenderLibs的愿景:创建一个数字公地,让性别多元知识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边界流动。我们设想一个平台,不仅仅是翻译内容,还将语境化文化细微差别,保存短暂的数字讨论,并系统地将分散的知识组织成易于获取的结构。
我们的方法变成了两方面:一个数字图书馆,用于收集、翻译和保存重要文件、个人叙述和研究;一个知识百科,用于系统地组织理论概念、社群文化现象和跨学科视角。这两个组成部分共同解决了现有知识的保存和通过连接与语境化生成新理解的问题。
我们与多元性别中文数字图书馆合作,扩大我们的影响力并深化资源基础。通过这种合作,我们能够开发更全面的收藏,涵盖学术研究、个人叙述、历史文献和性别多元的多媒体表达。
超越翻译:构建知识网络
虽然翻译是我们使命的基础,但GenderLibs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我们正在开发动态知识映射技术,能够追踪概念演变、识别看似不相关的想法之间的联系,并可视化性别多元话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差异。
我们的百科全书部分采用AI辅助分类和开放协作编辑,将碎片化的社群讨论、学术见解和文化现象转化为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这种方法帮助研究者追踪概念演变,协助创作者找到文化语境,并为公众提供理解性别多元的多种入口。
我们正在开发的智能语义检索系统将实现跨语言内容关联和多媒体知识呈现。这个三维知识网络将历史档案与当代数字表达连接起来,编织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性别多元更完整图景。
培养跨文化理解
从本质上讲,GenderLibs的服务超越了知识保存的目的。我们相信,性别多元认可的真正进步需要跨文化理解和对多样性中的多样性的欣赏。通过强调性别表达和身份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表现出不同,我们希望挑战普遍性别框架的概念,培养对文化特定表达的更深理解。
我们在记录CDTS、伪娘和MTX等中文术语及其文化背景的工作,有助于拓宽全球对华语社群中性别多元表现形式的理解。同时,我们将全球资源翻译成中文,帮助本地社群与更广泛的对话和资源连接。
加入我们的知识公地
GenderLibs从根本上是一个协作项目。我们邀请研究者、社群成员、翻译者和盟友为这个不断发展的知识公地做出贡献。无论是通过分享个人叙述、贡献翻译、参与百科编辑,还是仅仅参与材料互动,每一次互动都有助于加强社群之间的联系。
我们相信,无论语言或文化背景如何,知识都应该是可获取的。通过不断扩展我们的收藏、与其他组织合作、鼓励社群参与,我们希望能创建一个不断发展的数字公地,使多样化的声音和想法能够互动、交流和融合。
最终,中外性别多元图书馆致力于确保丰富的中文性别多元内容不再受语言或地域限制,而是能够走向国际舞台,启发更多人,连接更多资源,促进跨文化和身份的理解与合作。我们邀请您探索、学习并加入这一努力——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拓展对性别多元的想象和理解。
评论